气厥虚证的施治要点是中医内科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症状
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4]。患者多素体虚弱,因陡受惊恐或过度劳倦、饥饿受寒而诱发。
2. 证候分析
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
由于元气素虚,又因悲恐或疲劳过度,一时气机不相顺接,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因而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气息低弱。阳气虚衰,难以温通,则见肢冷;卫外不固,则见汗出。舌质淡,脉沉微,为正气不足之征。
3.治法
补气回阳。
4. 方药治疗
四味回阳饮加减。
方中以人参补气;附子、炮姜回阳,甘草和中。若表虚自汗者,可加黄芪、白术等以益气固表。若汗出不止者,可加龙骨、牡蛎等以固涩止汗。若纳食不香,咳嗽痰多者,可加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以健脾化痰。若心悸不宁者,可加远志、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