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生理 > 正文

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左室心肌肥厚,室腔变窄,常伴有二尖瓣叶增厚。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纤维粗大、交错排列。由于室壁肥厚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将本病分为三型:

①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占90%;

②对称性左心室肥厚,占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③特殊部位肥厚:心尖肥厚占3%,室间隔后部及侧部肥厚占l%,心室中部肥厚占1%.

由于室间隔明显增厚和心肌细胞内高钙,使心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增强,引起心室肌高动力性收缩,左室流出道血流加速。因该处产生负压效应,吸引二尖瓣前叶明显前移,靠近室间隔,造成左室流出道进一步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形成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力阶差。压力阶差可引起反复性室壁张力增高和心肌需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和纤维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心力衰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