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卫生统计学 > 正文

相对数的常用指标

热点信息推荐

准 考 证> 考生须知> 考前直播>
实战模考> 冲刺干货> 技能成绩>

相对数的常用指标:相对数是两有关联事物数据之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构成比(constituent ratio)、率(rate)、相对比(relative ratio)等。

 一、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pr\ercentage)。其公式如下: 公式(20.1) 该式可用符号表达如下: 例20.1 某患者咯血6年,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手术切除患病肺叶。术后三天体温升至38℃,胸腔有积液。手术后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如表20-1. 表20-1 某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检验结结果比较 全屏显示表格 观察期间 白细胞计数(×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 淋巴 单核 嗜酸性 手术前 6.60 73 25 1 1 手术后 13.75 80 12 1 7 临床上白细胞计和分类构成比常规检查内容,用以分析病情变化本例手术后白细胞总数从6.60×109/L上升到13.75×109/L,中性形核也提高到80%,都是术后感染的迹象,这里我们可看到构成经有两特点:

(1)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

(2)某部分所占比重增,其他部分会相应地减少。如该例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数在手术后无增减(换算结果恰好均为1.65×109/L),但因后术后中性多形核和嗜酸性细胞增高,使淋巴细胞的相对值从25%降到12%。

二、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这种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故又称为频率指标,以100,1000,10000或100000为比例基数(K)均可,原则上以结果至少保留一位整数为宜,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20.2) 该式亦可用符号表达如下 式中A(+)为阳性人数,A(-)为阴性人数。 例20.2 某地健康检查,发现40岁以上的男子有401人患高血压,该年龄段男子受检者3505人,试算出该地40岁以上男子高血压患病率。 按公式20-2 某地40岁以上男子高血压患病率=401/3503×100%=11.45% 在医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频率指标应用甚广,在第24章将作详细介绍。

 三、相对比:表示有关事物指标之对比,常以百分数和倍数表示,其公式为: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 公式(20.3) 或用符号表示为:A/B×K 例20.3 某医生对9个皮毛厂11563人的癌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队列调查,同时以当地一面粉厂作对照。结果皮毛厂职工(观察组)的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面粉厂(对照组)为65.56/10万,由此推算出相对危险度为: 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6倍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