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卫生助理医师的工作中,分析阶段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一些特定的数据处理技术。具体来说:
1. 描述性统计:这是最基础的统计方法,主要用于概括数据的基本特征,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指标,以及制作频数分布表或图表(比如直方图、饼状图)来直观展示数据特点。
2. 推断性统计:当需要从样本信息推断总体情况时会用到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两大类。
- 假设检验用于判断某个变量是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或者关系,常见的有t检验、卡方检验、ANOVA(方差分析)等。
- 置信区间则用来估算参数值的范围,并给出该区间包含真实参数的概率水平。
3. 相关与回归分析: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时,可以使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强度;而回归模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能够进一步探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4. 生存分析:在涉及时间到事件发生的研究中特别有用,比如患者生存期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Kaplan-Meier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等。
5. 环境流行病学方法:针对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可能会用到空间统计、生态学回归等特定技术。
6.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处理复杂或高维数据集时,可以考虑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各类监督/非监督学习模型来探索潜在模式或预测结果。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限制条件,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数据性质及样本量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统计手段。
内部资料 2025年医师资格《领学启航宝典》
预估分值明确“发力点”
重难点精编考点“标红”
结合知识点测评“练一练”
包含:
(1)2025医师资格学霸养成计划
(2)2025医师资格各系统考点精编
(3)2025医师资格入学测试50题
扫码立即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