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及环境的分类是环境卫生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做题时很容易让人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此部分为每年的常考点,基本每年都会出1分的题目,其主要考察点在于对其概念的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1.环境介质:
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因素:
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
3.环境分类:
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影响,严重时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对于这部分内容在网校老师在课程中通过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大家掌握以上内容,让内容更加的清晰简单,帮助大家梳理逻辑关系,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