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营养学意义是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常会涉及的知识点,为方便广大考生复习备考,医学教育网现搜集整理如下内容:
供给机体能量
脂肪是高能量密度的食物,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产生37.7kJ(9kcal)能量,是三大产热营养素中产能最高的。脂肪在正常人约占体重的 10%-20%,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内,成为储存脂肪,如皮下脂肪等。这类脂肪是体内过剩能量的一种储存方式,当机体需要时克释放能量用于机体代谢,它们因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而增减,变动较大,故称为动脂。
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
脂类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结构、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的脂肪组织多分布于皮下、腹腔、肌纤维间,有保护脏器、组织和关节的作用;皮下脂肪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类脂约占总脂量的5%,是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医学教|育网。如细胞膜就是由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类脂层,脑髓及神经组织含有磷脂和糖脂。所有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与所含脂类成分有密切关系,膜上许多酶蛋白均与脂类结合而存在并发挥作用。胆固醇则是机体合成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的必需物质。类脂在体内相当稳定,不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故称为定脂。
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包括亚油酸和亚麻酸。亚油酸是n-6系的脂肪酸,可以由其衍生多种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即为其中之一。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重要物质,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有关。如果食物中花生四烯酸供给充足,也可以节约亚油酸。亚麻酸是n-3 系的脂肪酸,可以衍生一系列n-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必需脂肪酸在体内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参与线粒体和细胞膜磷脂的合成;参与维持正常视力;参与脂质代谢;参与精子形成;参与合成前列腺素等。
中链脂肪酸不是必需脂肪酸,但它比长链脂肪酸更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并可经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代谢。在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或机体有特殊能量需求时,可被机体尽快地利用。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食用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如鱼肝油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植物油中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K,脂肪不仅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同时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长期缺乏油脂或脂肪吸收不良,可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促进食欲及增加饱腹感
油脂烹调食物可以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和口感,促进食欲;同时,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刺激产生肠抑胃素,是肠蠕动受到抑制,延迟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
脂类的膳食来源
膳食脂类的来源包括烹调油及食物本身含有的脂类。动物性食物来源主要有猪、牛、羊等的动物脂肪及骨髓、肥肉、动物内脏、奶脂、蛋类及其制品;植物性食物来源主要是各种植物油和坚果,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芝麻、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