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吸收、分布和排泄要点精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为帮助大家掌握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吸收、分布和排泄有关知识点,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整理的“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吸收、分布和排泄要点精讲”具体资料分享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吸收:是化学毒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1)经胃肠道吸收:主要是经简单扩散,弱酸性物质易于在胃内吸收;弱碱性物质易于在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影响因素: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

(2)经呼吸道吸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

(3)经皮肤吸收:分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两种。一般认为,非极性物质透过角质层的能力与脂溶性成正比,与分子量成反比。水溶性物质难以透过角质层,主要经由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进入表皮深层。

2.分布: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分布后的化学毒物可以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这些组织器官称为贮存库。化学毒物的贮存库可能就是其靶器官或单纯的富集地点。化学毒物在体内的贮存库有:血浆蛋白(白蛋白结合能力最强)、肝脏与肾脏、脂肪组织和骨骼。

3.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

4.排泄途径有:经肾脏(最重要)、经粪便、经肺部、其他排泄途径(乳汁、汗液、唾液、毛发和指甲等)。

【进阶攻略】无机汞难以进入脑组织,而甲基汞则可通过脑部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吸收、分布和排泄要点精讲”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公卫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栏目。

编辑推荐: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20个科目核心考点精讲汇总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20个考试科目精选课程讲义/免费视频资料汇总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备考思路及考点精讲

2019年版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颁布通知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变化细则详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