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学习要点
| 知识点详情
|
剂量的分类 | 暴露剂量(给予剂量) 内剂量 靶器官剂量(送达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 查看>>
|
有阈值效应&无阈值效应 | 有阈值效应 无阈值效应 | 查看>>
|
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 | 急性毒作用带(Zac) 慢性毒作用带(Zch) | 查看>>
|
化学毒物转运方式 | 被动转运 特殊转运 | 查看>>
|
毒物动力学参数 | 反映化学毒物吸收情况的毒物动力学参数 反映化学毒物的分布情况的毒物动力学参数 反映化学毒物消除的特点的毒物动力学参数 反映化学毒物的吸收和消除情况的毒物动力学参数 | 查看>>
|
弱酸性物质&弱碱性物质 | 胃液为酸性 弱碱性物质大部分呈解离状态,难以被吸收。 小肠内的pH达到6以上 | 查看>>
|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 | (1)获得受试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 (2)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 (3)为后续的短期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4)为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 查看>>
|
常见毒性作用 | (1)短期重复剂量毒性 (2)亚慢性毒性 (3)慢性毒性 | 查看>>
|
试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 (1)经典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2)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 (3)亚慢性毒性试验 (4)慢性毒性试验 | 查看>>
|
致癌物分类 | 直接致癌物 前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 终致癌物 近致癌物 | 查看>>
|
致畸 | 1.器官形成期是发生畸形的关键期 2.致畸带 3.传统致畸试验 | 查看>>
|
三段生殖毒性实验 | (1)第一阶段: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实验 (2)第二阶段:胚体-胎体毒性实验(致畸试验); (3)第三阶段:出生前和出生后发育毒性实验 | 查看>>
|
危险评定步骤总结 | (1)危害识别 (2)危害表征 (3)暴露评定 (4)危险度表征 | 查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