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 正文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206例分析

  【关键词】小儿药物;不良反应

  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各器官系统特别是肝脏功能尚不健全,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误用、滥用药物更易发生不良反应,特别在基层医院,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现将我院儿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病儿中206例发生ADR(不包括新生儿)的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6例中男109例,女97例,其中婴儿32例,幼儿63例,学龄前儿童54例,学龄儿童57例。

  1.2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87例,肺炎49例,哮喘30例,腹泻38例,其它2例。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206例中属于药物过量17例(8.2%),正常剂量给药187例(90.8%),误服药物2例(1.0%)。

  1.3药物种类引起本组ADR的药物共计8类,其中抗感染药物124例(60.2%),中草药40例(19.4%),解热阵痛剂28例(13.6%),镇静药8例(3.9%),止痉镇吐药6例(2.9%)。

  1.4不良反应表现206例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神经、泌尿、皮肤等多系统,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1206例小儿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略)

  1.5不良反应的处理本组ADR发生后,症状轻者立即停药,4~6小时后症状消失;症状明显者给予10%葡萄糖加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和利尿剂静脉滴注;有兴奋症状者给予镇静剂,有抑制症状者给予兴奋剂;症状严重者立即给予吸氧,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药物,1~2天后症状消失。

  2讨论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与调节机能不健全,耐受性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成人有明显差异,故其对药物的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及排泄产生直接影响,容易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给小儿的健康发育和疾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也常常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特别是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1]。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药物品种的增多和联合用药的广泛应用,小儿ADR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国内的平均发生率为5.8%~15.5%,国外为10%,其中抗感染药ADR发生率可达60%[2]。本文结果显示,抗菌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占报道药物总数的60.2%.这是因为儿科疾病主要以感染为主,因此抗菌药物应用广泛,相应ADR发生率较高。有些医生(尤其是个体诊所)不明确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仅凭经验进行无确切治疗目的的试探性用药。如对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麻疹等病毒性感染病人,给予或在患者盲目要求下给予抗生素治疗。应提醒临床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减少预防性用药,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并加强抗菌药物ADR检测。中草药ADR发生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本文结果显示中草药ADR发生率达19.4%,这与文献报道相吻合[3],与人们错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而随意滥用或加大药物剂量有关。中草药制剂(特别是注射液)如本文所列中药注射液等成分复杂,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较多,在生产过程中,各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产品存在一定差异。虽然这些均在合格范围内,但指标可能临近界值,如使用不当,剂量偏大,杂质可能超过临界指标;使用者是特异体质或高敏患者如哮喘病人;某些类型杂质代谢、排泄缓慢,蓄积到产生不良反应阈值量,均可产生过敏反应或其它不良反应。综上所述,提示儿科医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证,也要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用药除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外,还必须考虑儿童生理特点,以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胡仪吉。重视小儿的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处方药,2003,(5):84-87.

  [2]尹丽芬。小儿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6):57-59.

  [3]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415-417.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