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神农本草经[卷一\上经]署豫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一\上经]署豫

  (旧作薯蓣,《御览》作署豫,是)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吴普曰:薯蓣,一名诸署(《御览》作署豫,作诸署,《艺文类聚》亦作诸)。齐越,名山芋,一名修脆,一名儿草(《御览》引云,秦楚,名玉延,齐越,名山芋;郑赵,名山芋,一名玉延)。神农:甘,小温;桐君、雷公:甘(御引作苦),无毒。或生临朐钟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华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黄,类芋(《御览》引云:二月、八月采根。恶甘遂)。《名医》曰: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诸。生嵩高,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案:《广雅》云:玉延,薯豫,署蓣也。《北山经》云:景山草多薯豫。郭璞云:根似羊蹄,可食,今江南单呼为薯,语有轻重耳;《范子计然》云:薯豫,本出三辅,白色者,善;《本草衍义》云:山药,上一字犯宋英庙讳,下一字曰蓣,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为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