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卫生标准 > 正文

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A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原学检查(补充件)

  A1 标本的收集

  标本以病人粪便为主,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亦可用直肠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cm处采取。

  A2 标本的送检

  采得的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不能立即检查的,要放入碱性蛋白胨水或文腊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ary-Blair二氏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标本与保存液比例约为1∶5。

  A3 分离培养

  A3.1 直接分离培养:急性期病人水样大便标本在增菌培养的同时可取其粘液絮片或用棉拭子直接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目前常用的强选择性培养基有庆大霉素琼脂、4号琼脂和TCBS琼脂等。

  A3.2 增菌后分离培养:所有粪便标本都应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放37℃增菌6~8h后,从菌膜下表层取一接种环培养物,划线接种于强选择性琼脂平皿。

  A3.3 鉴定:自分离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与01群霍乱弧菌多价诊断血清及0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玻片凝集用血清的效价一般应为1∶40~1∶50.如可疑菌落在血清中很快(一般在10s内)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在生理盐水中不凝集者判为阳性。可疑菌落较多时,应挑选5个以上的菌落逐个进行玻片凝集检查,必要时,取原划线菌落边缘透明部分再做玻片凝集,均为阴性时方可报告未检出01群及0139群霍乱弧菌。对首发病例菌株需送上一级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或复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