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白喉控制措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白喉控制措施:

  (一)预防接种

  1.健康教育白喉是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因此,教育儿童家长孩子出生后,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预防接种。加强对青年一代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或漏诊。因白喉近几年减少,很多青年医生缺乏对白喉的认识,造成疫情迟报或漏报,以致疫情扩大和蔓延。

  2.预防接种按国家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出生后3个月开始注射百白破三联制剂(DPT),间隔不少于28天,连续接种3针,每次0.5毫升,18~24月龄时再加强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破伤风(Td)二联疫苗加强1针,鉴于目前成人白喉增多,采用成人型精制白喉类毒素皮下注射,效果良好。一般DPT和Td疫苗运送和储存在2℃~8℃的温度下,效价不会降低。

  (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的措施

  1.传染源:针对传染源要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对病人早期就近隔离治疗

  并及时处理疫区。病人症状消失后,隔日采集咽拭子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出院;如无条件培养,可在症状消失1~2周后出院。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7天,同时进行鼻咽拭子培养,阳性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流行期间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小学校的晨间检查,要特别注意精神不振,咽痛及血性鼻涕者。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其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具、玩具、门把等应进行消毒。病人入院隔离后对患者家庭和集体宿舍以及病人出院后的病房,均应进行终末消毒。

  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当白喉流行时,尤其暴发流行时,尽早对周围人群应急接种白喉类毒素。必要时对一定范围的人群,尽早普遍接种白喉类毒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