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白喉病原学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白喉病原学:

  (一)形态和染色

  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长约3~4μm,宽0.5~1μm,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鼓槌状,形态常呈多样。不运动、无假膜、不产生芽胞。体内含有浓染的异染颗粒,染色时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白喉杆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培养特性

  白喉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在加血或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生长最适温度为34℃~37℃,在含亚硝酸钾培养基上其菌落可分为重型、轻型及中间型,不同型临床表现症状不同。也有人认为三型产生的毒素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引起同样的临床表现。

  (三)侵袭力与抵抗力

  白喉杆菌比较脆弱,58℃10分钟加热即可死亡,但对冷冻及干燥比较耐受。

  普通消毒液如碘酒、酚、漂白粉等,在常用浓度下几分钟内可杀死白喉杆菌。但在分泌物中,尤其在阴暗处能存活1~3个月。对黄胺类药抵抗力较强,对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及红霉素等敏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