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控制措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将预防乙脑的知识教给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接种对象是流行区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人群。目前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为了确保疫苗接种效果,接种时间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均应在4℃保存,以保证其有效性。

  3.灭蚊防蚊: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人间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二)疫情报告:乙脑为乙类传染病,发现病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城市要求12小时内,农村要求24小时内报告。

  (三)流行期措施:如发现乙脑流行,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有关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2.开展以灭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必要时对高危地区采用超低容量大面积喷洒马拉硫磷方法,短期内可控制成虫,对预防乙脑有良好效果。

  3.应急接种疫苗:如果易感人群疫苗接种覆盖面低,应采取应急接种疫苗,但应注意偶合病例发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