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流行性腮腺炎病原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腮腺炎病毒,属RNA病毒的副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园形,大小悬殊,为100~200nm,核壳为螺旋对称,直径17nm,螺距5nm,有一中空部分,直径4~5nm.有包膜,厚15~20nm,表面有小的突起,含血凝素、血溶素和神经氨酸酶。

  病毒的感染性可被乙醚、氯仿、福尔马林、56℃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在-70℃可以存活数年。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型别,但它与副流感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交叉反应。腮腺炎病毒可凝集人、豚鼠及多种动物红细胞,可感染猴和6~8天的鸡胚。多种组织培养细胞,特别是人胚肾和猴肾细胞可供病毒繁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