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实验室检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实验室检测

  一、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1.患眼结膜囊泪液、分泌物是分离CA24v、EV70的主要标本。标本采集应在起病1~3天以内。

  2.用灭菌棉拭子涂擦翻转的上、下睑结膜并拭取泪液立即投入装有灭菌生理盐水或Eagle液或0.5%水解乳蛋白Hanks液2mL的小试管中,贴好标签,置冰壶内携至实验室或低温(-20℃~-70℃)冻存。

  (二)病毒分离

  1.取出标本,无菌条件下揉洗棉拭子,压挤出标本液,加10%青霉素、链霉素(原浓度青霉素、链霉素各1万u/mL),置4℃作用4h后用作病毒分离。

  2.细胞培养用生长单层的HeLa细胞或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或其他敏感细胞,生长液为10%牛血清Eagle液,含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mL,pH7.2~7.4。

  3.倾去细胞管内生长液。每细胞管接种标本液0.2mL吸附10min。每份标本液接种4个细胞管。加维持液(含2%牛血清的Eagle液,PH7.2~7.4)0.8mL/管。余标本液置-20℃或-70℃冻存。细胞对照管4管,每管加维持液1.0mL。37℃温箱静置培养。每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3~4天更换维持液一次,连续观察7天。

  4.细胞管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缩、分散、胞浆内颗粒增加,最后细胞自管壁脱落,为分离阳性结果。细胞病变达“+++~++++”时,将细胞收留冻存于-20℃或-70℃,备TCID50滴定及病毒鉴定。第1代培养见可疑细胞病变时继续传代,待细胞病变稳定出现后-20℃或-70℃冻存。第1代培养培养7日不出现细胞病变时连续盲传2代,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分离结果为阴性。

  (三)病毒TCID50滴定

  1.阳性细胞管冻融3次。2000rpm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加Eagle液10倍系列稀释为10-1至10-8病毒液,各加入细胞板内,每孔25μl,每稀释度4孔细胞。

  2.每孔加细胞悬液25μl,同时设细胞对照(25μl稀释液+25μl细胞悬液),37℃培养7天,观察细胞病变。

  3.按Reed-Muench法计算出分离病毒株的TCID50。

  (四)病毒鉴定(微量中和实验)

  1.将CA24v或EV70的标准血清稀释至20个单位(例如:血清效价为1:160时,进行1:8稀释)。

  2.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20个单位的标准抗血清25μl和100个TCID50病毒25μl,37℃作用1小时,最后加入HeLa或其它敏感细胞悬液25μl.同时设以下对照:

  (1)病毒滴度核实对照:第一孔加100个TCID50病毒25μl,从第二孔开始进行倍比稀释病毒最后每孔加稀释液25μl及细胞悬液25μl;

  (2)阳性对照:加100个TCID50病毒25μl、稀释液25μl和细胞悬液25μl;

  (3)阴性对照:加稀释液50μl和细胞悬液25μl;

  (4)阴性血清对照:每孔加100个TCID50病毒25μl、不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25μl和细胞悬液25μl;

  (5)将细胞板轻轻摇匀,37℃、5%CO2温箱培养7天。

  3.观察细胞病变,以完全病变为判断标准,不发生细胞病变的证明其病毒能被标准血清所中和,以此鉴定病毒。

  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

  (一)眼结膜细胞涂片

  1.用棉拭子取结膜细胞,涂于清洁的玻片上,室温干燥,冷丙酮于4℃固定10min。

  2.一个患者标本作两个涂片,分别用抗CA24v及抗EV70单克隆抗体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查结膜细胞中的病毒抗原。

  (二)细胞培养物涂片

  1.眼拭子标本接种于细胞培养管中,出现可疑细胞病变时,取其中一管用毛细吸管吹打下细胞,经PBS洗涤做细胞涂片,室温干燥,冷丙酮固定。

  2.分别用抗CA24V及抗EV70单克隆抗体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查病毒抗原,既可以确定分离是否为阳性,又可以及时鉴定出病毒型别。

  (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

  1.上述结膜细胞涂片或病毒分离涂片,分别加适当稀释的抗CA24v及抗EV70单克隆抗体,将玻片置于37℃湿盒内30min。

  2.取玻片用pH7.2~7.4的PBS洗涤3次,每次3min~5min。

  3.加适当稀释的抗鼠IgG荧光素结合物,置于37℃湿盒内30min。

  4.取出玻片,同上法用P.B.S洗涤3次,加50%中性甘油P.B.S封片镜检,在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浆内见黄绿色荧光为阳性。

  5.在实验中设阴性或阳性对照。

  (三)血清学检查

  1.发病1~3天内采取患者急性期血清,发病后2~4周采取恢复期血清,分别-20℃冻存备检。

  2.双份血清1:5稀释,56℃,30分钟灭活。

  3.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将上述血清从1:5开始倍比稀释至1:1280,每孔量为25μl。

  4.每孔加100个TCID50病毒25μl,37℃作用1小时,加细胞悬液25μl,置37℃、5%CO2温箱培养7天。以完全病变为判断标准,与哪型病毒中和即判断为该型病毒感染。

  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以不产生细胞病变的血清最高稀释度的倒数为终点效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