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卫生标准 > 正文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B

——●●●聚焦热点●●●——

查分入口> 查分答疑> 晒分有礼>
有奖征文> 二试安排> 好课8折>

  百日咳血清学诊断方法

  B1 百日咳试管凝集试验(半量法)

  B1.1 原理

  细菌、红血球及其他颗粒性抗原,加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在有适当的电解质存在时,经一定时间作用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利用这种现象进行已知抗原定量测定相应抗体或已知抗体测定抗原等方法就是定量凝集试验。

  B1.2 材料

  B1.2.1 百日咳I相标准血清

  效价为1∶12800。

  B1.2.2 百日咳菌液

  菌液的凝集效价应达到I相标准血清的效价的一半以上。菌液浓度定为2×109/mL。

  B1.2.3 0.85%生理盐水

  B1.2.4 待检血清

  患者耳血或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后进行测定。

  B1.2.5 凝集管及试管架

  B1.2.6 刻度吸管(1mL、5mL、10mL)

  B1.3 试验方法

  取待检血清0.1mL+0.4mL生理盐水,稀释成5倍,然后依次倍比稀释即为1∶10,1∶20,1∶40,1∶80,1∶160等,每管0.25mL.并加入2×109/mL浓度的百日咳菌液,每管0.25mL。充分摇匀置35℃过夜,次日取出后,室温放置1h观察结果。

  每次试验时要设阴性对照管,即百日咳菌液加生理盐水,设阳性对照管,用一排试管,采用百日咳I相标准血清,按已知效价进行稀释,然后每管加入百日咳菌液和试验组相同条件观察结果。

  B1.4 结果判定

  +:管内液体混浊,少量凝集块沉于管底。

  ++:管内液体半澄清,部分凝块沉于管底。

  +++:管内液体不完全澄清,凝集块全部沉于管底。

  ++++:管内液体完全澄清,凝集块全部沉于管底。

  若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对确诊病例很有意义。

  B2 微量凝集试验(血凝板法)

  B 2.1 材料

  B2.1.1 百日咳I相标准血清

  效价1∶12800。

  B2.1.2 待检菌液

  菌液效价应达到I相标准血清效价之半,菌液浓度为3×108~4×108/mL。

  B2.1.3 稀释液

  0.85%生理盐水。

  B2.1.4 U型孔血凝板8排×12孔。

  B2.1.5 可调微量移液器

  B2.1.6 多孔道加样器

  B2.1.7 35℃~37℃恒温箱

  B2.1.8 冰箱

  B2.1.9 微型振荡器

  B2.1.10 带盖搪瓷盘

  B2.2 试验方法

  B2.2.1 取标准血清0.1mL加入9.9mL生理盐水,稀释成100倍。

  B2.2.2 在U型孔血凝板上,第1孔不加盐水,第2孔至第10孔分别加入0.025mL盐水,第12孔也加入0.025mL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孔。

  B2.2.3 用微量加样器向第1孔及第2孔各加0.025mL 100倍稀释的标准血清。

  B2.2.4 用多孔道加样器从第2孔开始倍比稀释至第10孔。

  B2.2.5 将稀释好的血清每孔加入每毫升含3×108~4×108菌体的菌液0.025mL。

  B2.2.6 用微量振荡器振荡3~5min。

  B2.2.7 将血凝板放入下面垫有纱布的带盖搪瓷盘内,再放置于35℃培养箱内过夜。

  B2.2.8 次日取出血凝板室温放置片刻后,将血凝板放在日光灯上面观察结果。

  B2.3 结果判断

  B2.3.1 孔底呈圆点状,菌体沉淀物同对照孔(一)。

  B2.3.2 孔底无圆点状,菌体沉淀物呈微细凝集散在状(+)。

  B2.3.3 凝集明显,上清液微浑浊(++)。

  B2.3.4 凝集明显,上清液清晰(+++)。

  B2.3.5 凝集呈块状,上清液清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