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卫生标准 > 正文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B

  预防方法(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B1 传染源管理

  传染源:急性、慢性病人及带菌者。

  急性病人应隔离治疗。对炊管人员、饮食品制售人员、水源管理人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等重点行业人群中的患者应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及时访视管理,并给予全程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二次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无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托儿患病后处理原则相同)。

  慢性痢疾和带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待便培养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周)均为阴性,方可解除访视管理。慢性痢疾和带菌者一律不得从事上述重点行业工作。

  暴发疫情中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在小范围内可投服抗菌药进行预防:氟哌酸0.4gBid连服三天。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片含SMZ0.4g TMP0.08g)成人2片Bid,连服三天。

  B2 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可以借食物、水、与病人日常生活接触,及不洁手污染食品、食具、玩具、用具而传播。

  应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孳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加强饮用水水源和饮水卫生管理,尤其对地面水在夏季和雨季应做好水的卫生指标监测,水源周围50m以内不得有厕所、猪圈、牲口棚、垃圾堆等污染源的存在,同时做好饮水的消毒工作。切实落实食品卫生措施:生熟分开,病人粪便消毒(漂白粉干粉,则粪药之比为5∶1,应充分混匀),货款分开、不买、不卖、不食腐烂变质的食品,做好饭前便后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

  对暴发疫情应立即作出疫情报告,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应迅速赴现场调查、核实,尽快查明暴发原因,并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治疫情蔓延。

  B3 其他

  对饮食制售人员、炊管人员、水源管理人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等重点行业应定期(至少一年一次)进行健康体检及粪便培养,以便尽早发现病例。对新调入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重点行业人群应每年进行卫生知识或强化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医疗单位对每例病例做到早诊断,早报告。对病人做好隔离、消毒知识的宣传,落实各项消毒措施,患者用厕所应做到每日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培养洗手的卫生习惯。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