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症
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疖与痈已形成脓肿者、肌炎、落枕、关节炎、腰腿痛、神经痛等。
禁忌症
重症心脏病、浮肿、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及腰部,拔罐部位有皮肤病、静脉曲张或癌肿者。
方法及内容
1.根据病情和部位选用大小不同的罐子,罐口边缘必须圆滑。治疗部位毛发较多时,应涂凡士林。
2.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倾斜,另一手用棉棒(将棉花卷于铁丝棒上)蘸95%乙醇点燃后,在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并迅速将罐扣在治疗部位,此为常用之闪火法。其他尚有投火法、架火法、抽气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治疗结束,一手持罐,另一手轻压皮肤,使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取下罐子。
4.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min,隔日或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棉棒蘸取乙醇不宜过多,以免乙醇滴落。燃烧时,勿将罐口边缘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不宜在骨突部、瘢痕、心脏部位拔罐治疗。局部淤血斑明显时,一般不宜在原部位重复拔罐。
3.注意患者全身和局部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起罐,卧床休息,或与晕针同样处理。
4.拔罐不要过紧或时间过长,如有紧痛或灼热感时,应即时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