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相当高,如阑尾在正常解剖位置,依靠转移性腹痛、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即是诊断的可靠依据,但有一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误诊。需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十几种疾病。
一.与内科急腹症的鉴别:
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二、与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
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
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
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而且腹部压痛部位较低,几乎靠近耻骨处。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两侧触痛明显,右侧附件有触痛性肿物。
三、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
1、溃疡病急性穿孔:溃疡病发生穿孔后,部分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入右髂窝,引起右下腹急性炎症,可误为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多有慢性溃疡病史,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的诱因,发病突然且腹痛剧烈。查体时见腹壁呈板状,腹膜刺激征以剑突下最明显。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上消化道液体。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前者发病前常有高脂餐史、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肿大和结石声影。
3、急性美克尔憩室炎:美克尔憩室为一先天性畸形,主要位于回肠的末端,其部位与阑尾很接近。主要症状有下腹中部及右下腹部疼痛、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临床症状极似急性阑尾炎,术前很难鉴别。因此,当临床诊断阑尾炎而手术中的阑尾外观基本正常时,应仔细检查末段回肠至1米,以免遗漏发炎的憩室。
4、右侧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时可引起右下腹部痛,有时可与阑尾炎混淆。但输尿管结石发作时呈剧烈的绞痛,难以忍受,疼痛沿输尿管向外阴部、大腿内侧放散。腹部检查,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均不太明显,腹部平片有时可发现泌尿系有阳性结石,而尿常规有大量红细胞。
并发症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
在阑尾周围形成的脓肿为阑尾周围脓肿。但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和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腹膜刺激征象,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和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2)内、外瘘形成:
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可从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可协助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有助于选择扩大引流或切除瘘管的治疗方法。
(3)门静脉炎(pylephlebitis):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黄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2.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1)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未穿孔组发生率在10%以下,穿孔组可达20%以上。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感染部位可在皮下,也可在腹膜外。临床表现是手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压痛。治疗为剪去缝线,扩大切口,排出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
(2)腹膜炎、腹腔脓肿:多由阑尾残端结扎不牢,缝线脱落所致。临床表现为手术后体温持续升高,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加剧。需按照治疗腹膜炎的原则加以处理。
(3)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表现有腹痛、腹胀、出血性休克等症状。阑尾残端结扎线松脱,而荷包缝合又较紧时,出血可流入盲肠肠管内,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此两种情况均须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4)粪瘘: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如断端脆弱,结扎线脱落;盲肠壁损伤;盲肠原有结核、癌等病变;引流物质硬,压迫盲肠壁引起坏死等。一般在形成粪瘘时炎症多已局限化,故不致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形成的粪瘘位在结肠,又不致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或营养障碍。一般经非手术支持治疗后瘘可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行瘘管活组织检查,X线瘘管造影,以查明病变性质和范围,有利再次手术切除瘘管。
(5)阑尾残株炎:切除阑尾时如残端太长超过1cm时,手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仍会表现阑尾炎的症状,应进一步行X线钡剂检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宜再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6)粘连性肠梗阻:由于手术损伤或阑尾周围脓液等因素,部分病人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特别是并发穿孔后的发生率可达5%左右。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奏效,病情严重者须手术治疗。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期和后期阑尾炎及高龄合并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1.基础治疗:卧床休息,控制饮食,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
2.抗菌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和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静脉滴注。
3.针刺治疗:可取足三里、阑尾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二次,连续三天。
4.中医中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原则: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系指阑尾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手术切降,此时操作简易。如化脓或坏疽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2、手术选择:各种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近年对这种类型开展了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但须掌握熟练的技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内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
3)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切除阑尾;如阑尾已脱落,尽量取出,闭合盲肠壁,以防造成肠瘘。如脓肿已局限在右下腹,病情又平稳时,不要强求作阑尾切除术,给予抗生素,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以促进脓液吸收、脓肿消退。
3、手术方法:
(1)麻醉 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2)切口 宜选择在右下腹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或右下腹横斜切口。皮肤沿皮纹方向切开,对血管和神经损伤少。这种斜切口,因三层腹壁肌的纤维方向不同,术后切口愈合牢固,不易发生切口疝。但因这种切口不便探查腹腔其他部位脏器,故对诊断不明的探查性手术,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3)寻找阑尾 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先找到盲肠,再沿三条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应考虑盲肠后位阑尾的可能,再剪开侧后腹膜,内翻盲肠寻找阑尾。寻到阑尾后,用阑尾钳夹住阑尾或用止血钳夹住阑尾系膜,将阑尾提到切口外切除。如不能提出,也需严格保护好切口各层组织后,切除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 阑尾动脉一般在阑尾系膜的游离缘,感染炎症加剧时系膜脆弱较易钳断,故尽可能在阑尾根部切断结扎阑尾动脉。如果系膜较阔又很肥厚时,应将系膜逐段分别切断结扎。
(5)处理阑尾根部 在距盲肠0.5cm处的阑尾根部轻轻钳夹后用丝线结扎之,在扎线远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后,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入盲肠壁内。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残留肠壁内死腔。最后,用阑尾系膜或邻近脂肪结缔组织覆盖加固。
(6)特殊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1)阑尾在腹膜后并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勉强切除,而宜行逆行切除方法,即先在根部切断阑尾,残端包埋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切除整个阑尾。
2)盲肠壁炎性水肿严重,不能按常规将阑尾残端埋入荷包缝内,可在阑尾根部切断阑尾,用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方法埋入阑尾残端。如仍无法埋入时,则用阑尾系膜或附近的脂肪结缔组织覆盖残端。
3)阑尾炎性水肿很重,脆弱易于撕碎,根部又无法钳夹结扎时,可用盲肠壁的荷包缝合,将未能结扎的阑尾残端内翻埋入盲肠腔内,外加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
预后
急性阑尾炎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过低,出现合并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预防
饭后切忌暴急奔走,盛夏酷暑切忌贪凉过度,尤其不宜过饮冰啤酒,以及其他冷饮。平时饮食注意不要过于肥腻,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如果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复发,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便秘和肠道寄生虫。
护理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非手术疗法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轻症化脓性阑尾炎及有局限化脓倾向的阑尾周围脓肿。
(1)病人取半坐位,禁食24~48h,以减少肠蠕动,有利炎症局限。
(2)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控制感染。中药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和通里攻下为主。
(3)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腹部体征的变化,每3~4h测量1次生命体征。若短时间内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脉搏>100次/min,腹痛加重,甚至出现里急后重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腹痛病人观察期间,禁服止痛药物,以免掩盖腹部体征,影响观察效果。
(5)禁食期间可以输液,若医生允许可进米汤、鸡蛋羹、藕粉之类的流质饮食。
2、 手术治疗的护理
(1)轻症病人术后6h可开始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有气体排出)后方可进流食。
(2)阑尾切除术后可并发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此方面的观察由专业医生、护士负责。
(3)术后24h轻症病人即可起床活动,以增加肠蠕动减少肠粘连的机会。
(4)孕妇术后除观察母体及伤口情况外,还应观察胎心变化,保证母子平安。
(5)老年病人要鼓励并协助按压切口后咳嗽、咯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
3、注意事项(1)对于胃部不适、继而出现疼痛,类似胃痛的病人要予以观察,不要急于服止痛药或热敷,以免掩盖症状,贻误病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2)孕妇在非手术治疗期间,不要用泻药,慎用中药,以免子宫收缩引起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