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量表法是度量阈上感觉的方法。我们知道作用于人的物理刺激是用物理量表来测量的,例如刺激的长度可以用米或尺来度量,刺激的重量可以用公斤或克来度量。有了物理量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刺激的强度。可是有一个工程师在照明设计时,需要使一间屋子的亮度看起来是另一间屋子的两倍,他把这间屋子里原来15瓦的灯泡换成30瓦,却发现屋内的亮度并没有增加一倍。这说明物理刺激与心理感觉并不是对应的,只用物理量表不能解决这类的问题,还得建立能够度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
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说,心理量表可以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三类。顺序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又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把事物按照某种标志排出一个顺序。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比例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可以用各种数学手段处理数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量表。量表的性质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
1、顺序量表的制作。顺序量表可以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来制作。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实验时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按一定标准把它们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被试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的大小排列,得到的就是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对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每个刺激的得分多少,排出顺序量表。
2、等距量表的制作。等距量表可以用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来制作。感觉等距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它是通过把一个感觉分成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制作的。例如有一种叫作二分法的方法就是呈现两个刺激R1和R5,R5>R1,要求被试找出一个R3,使R3的强度刚好在R1和R5之间,即R5—R3=R3—R1.然后再要求被试找出一个R2,使R2的强度刚好在R1和R3之间;找出R4,使R4的强度刚好在R3和R5之间。这样,利用三次二分法把R1和R5之间的强度分成了四等分,就得到了一个刺激R的感觉等距量表。
差别阈限法是一种制作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根据韦伯定律,差别阈限是标准刺激的物理强度随着标准刺激的增加按韦伯比例作相应的增加,使主观增量始终保持在最小可觉差的水平上,这就是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的基本原理。
3、比例量表的制作。比例量表可以用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来制作。分段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直接方法,它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的。例如,我们可以以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2倍(也可以是3倍、1/2倍、1/3倍等等,每个实验只能选一个比例进行比较)。用一个标准刺激比较以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找出哪些刺激引起的感觉是哪些标准刺激的2倍。以这些数据为根据,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感觉的比例量表。
数量估计法也是制作比例量表的直接方法。它的步骤是,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规定它的主观值为某个数字,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把其他同类但强度不同的刺激放在这个标准刺激与主观值的关系中进行比较,并用一个数字表示出来。例如,在一个味觉的实验中,主试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一小滴香水,告诉被试这种香味的浓度是10,然后主试在玻璃板上滴两小滴香水,要求被试回答这种香味的浓度是多少。用数量估计法得到的比例量表和分段法所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