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冷庐医话[卷三]伤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三]伤寒

  徐灵胎《伤寒类方》白头翁汤注云:凡下重者,皆属于热。

  按:《金匮要略》云: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是则下重不专属于热矣,特热证较多,当察脉证治之,不可执一。阳明主阖,故其病为胃家实。太阴主开,故其病为自利。胃家实者,是胃液燥竭也,故必渴,药用栀、豉、白虎、人参、竹叶、石膏、承气等,以存津为主。

  自利者,是脾脏寒湿也,故不渴,药用理中、四逆等温中为主。《伤寒论》桃花汤证,或以为寒,或以为热,或以为寒热不调,或以为先热后寒,持论不一,独沈棣怀《医学三书论》至为详确,备录之。阳病下利,便脓血,协热也。阴病下利,便脓血,下焦不约而里热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成氏此注深合仲景之旨。

  盖少阴传经阴病,病于少阴之经,实结于胃,少阴直中之寒证,病在本脏,下焦虚寒失闭藏之职,故用温补以散里寒而固肠胃。《准绳》反以成氏释里寒为非,岂不思热而用固肠收涩之剂,则热何由去耶?吴缓谓此症三阳传来,纯是热病,赤石脂性寒,假干姜以从治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彼盖见血为热,不知有形之血,必赖无形之气以固之,下焦虚寒不能固血,非温补不能助阳以摄阴,何必阳病热而始便脓血哉?赤石脂性温,丹溪、东垣皆云,然吴缓何据而谓其寒?喻昌颇知仲景救阳之意,而于此条亦以为热证,乃云滑脱即不可用寒药,何以仲景于自下利者,多用黄芩、黄连耶?白头翁又何为耶?其注支离矛盾,学人当细详之。(按:下利热多寒少,其辨少阴寒利之法,汪苓友《伤寒辨证广注》言之最悉,附录于此少阴里寒,便脓血,色必黯而不鲜,乃肾受寒湿之邪,水谷之津液为其凝泣,酝酿于肠胃之中,而为脓血,非若火性急速而色鲜明,盖冰气静而腹喜就温,欲得手按之而腹痛乃止。)

《冷庐医话》目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