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傅青主男科》湿证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黄症

  此症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疗,外感者利水则愈,若内伤之湿, 泻水则气消,发汗则精泄,必健脾行气而后可也, 方用

  白朮 茯苓 薏仁( 各壹两) 茵陈 黑栀( 各叁钱) 陈皮( 伍分)

  水煎服。

  此方治内感之湿,不治外感之湿, 若欲多服去栀子。

  瘅症

  此症虽因风寒湿而来,亦因元气之虚,邪治得趁虚而入,倘攻邪而不补正, 则难愈矣,今于补正之中,佐以去风寒湿之品,而瘅如失矣, 方用

  白朮( 伍钱) 人参( 叁钱) 茯苓( 壹两) 柴胡 附子 半夏( 各壹钱) 陈皮( 伍分)

  水煎服。

  [ 经云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此条原本瘅字,当是痹字之误]

  伤湿

  此症恶湿,身重足肿,小便短赤,方用

  泽泻 猪苓( 各叁钱) 肉桂( 伍分) 茯苓 白朮( 各伍钱) 柴胡半夏 车前子( 各壹钱)

  水煎服,一剂愈。

  脚气

  今人以五苓散去湿,亦是正理,然不升其气,而湿未必尽去也, 必须提气而水乃散也,方用

  黄耆( 壹两) 人参 白朮( 各叁钱) 防风肉桂 柴胡( 各壹钱) 薏仁 芡实 白芍( 各伍钱) 半夏( 贰钱) 陈皮( 伍分)

  水煎服。

  此方去湿之圣药,防风用于黄耆之中, 已足提气而去湿,又助之柴胡舒气,则气自升腾,气升则水散,白朮茯苓薏仁芡实, 俱是去湿之品,有不神效者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