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冷庐医话[卷四]腿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四]腿

  表兄周乙藜学博士照,于道光壬寅年患腿热,而按之不热,行步无力,不痛不肿,延医延医腿患益甚,腿肉日削,食少神惫,势就危殆,时乙藜家质库中友朱光甫能医,乃令治之,曰:此痿病也。诚然是湿热,诚然是阴虚,然专治一端则误矣。投以清燥汤,病日减,继用虎潜丸法,出入增损,至三百剂始撤消。乙藜因是潜玩医书,深究脉学,为人治病屡奏效。

  方书言风胜则引,湿胜则肿,寒胜则痛,此亦未可泥也。道光己丑年,先君子芗公,(时年四十有九。)患两腿热痛,不能行步,医家用蠲痹汤、巴戟天汤不效,反加剧,且肿,色青紫,又以为阴亏,用虎潜丸,痛益甚,饮食少进,乃至震泽,就吴雪香先生诊之,(先生震泽县庠生,中岁悬壶,审症精细,求治者盈门。)切脉濡数,患处肿痛,询知酒户素大,谓是湿热致患,用苡仁、海桐皮、防己、蚕砂、川萆、秦艽、桑枝、牛膝、木通等药,日有起色,不一月全愈。余按:痛而热,则不当用温药。蠲痹汤等所以不效也。此犹理之显著者,而知之者鲜焉。甚矣!医道之难明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热病愈后,往往归之于足,发热肿痛,不治则痛甚而死,或至残废,如截足风之类。咸午春,余母周太孺人,偶发寒热,忽患此症,时余在杭州,内人周婉霞在家侍奉,检医书得一方,用广胶一两,入糟、醋、姜、葱汁,四味烊化成膏,摊纸或布上,贴患处,痛立止。(糟入醋中,将糟凿碎调匀,滤出汁,去糟渣,勿用姜汁,不必多,只少许,葱汁较姜汁多一半,糟醋汁须三四倍于葱汁。)

  庚申冬初,姬人李氏患伏暑,愈后两足肿而不红,其痛尤剧,服去湿清热药不效,用此方治冷水中,号呼痛绝而殒。惜当时未得此方拯之,特详志于此,愿有志者广传焉。

《冷庐医话》目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