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脉经》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

  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管,则抑而刺之;在下管,则散而去之。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髀痛。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热即能食。

  胃胀者,腹满,胃管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曰:胃实则胀,虚则泄。

  病先发于胃,胀满;五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闭;五日上之脾,闭寒不通,身痛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脉浮而芤,浮则为阳,芤则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趺阳脉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烦圊,必日再行。

  芤而有胃气者,脉浮之大而软、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气也。

  趺阳脉数者,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趺阳脉涩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趺阳脉粗粗而浮者,其病难治。趺阳脉浮迟者,故久病。趺阳脉虚,则遗溺;实则失气。

  动作头痛重,热气朝者,属胃。

  厥气客于胃,则梦饮食。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菟,下入膝膑中,下循胻外廉,不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口呙),唇紧,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痛循膺、乳、街、股、伏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