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螺风之病名首见于《普济方》。
旋螺风指因包皮过长,秽浊淤积,或风热湿毒郁结所致。以包皮发红、渗液、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包皮炎。
[诊断依据]
1.初起包皮灼热痒痛,继则糜烂渗液,甚则溃烂,渗流黄白色脓液。重者可见恶寒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2.慢性期可因染毒反复发作,包皮和阴茎头之间发生粘连。
[鉴别诊断]
1.阴头痈:为阴茎龟头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溃烂,、有时可波及包皮,引起包皮红肿。
2.药疹:有的可表现为包皮充血水肿,虽与旋螺风相似,但有用药过敏史可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软下疳:有性乱史,初起为外生殖器冠状沟、包皮或龟头出现丘疹,随即变成脓疱,破溃后形成圆形溃疡,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细菌培养可查出杜克雷嗜血杆菌。
[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包皮红肿灼痛糜烂,渗黄液,有腥臭味,身热不扬,身重乏力,口苦心烦,小便短赤,大便滞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热利湿。
2.火毒炽盛证:包皮肿胀,颜色紫暗,或皮肉腐烂,溃流脓液,疼痛剧烈,发热口干,心中烦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滑数。清火解毒。
3.阴虚邪恋证:病程日久,包皮微肿、暗红,或溃烂不愈合,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滋阴清热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