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研经言[卷二]释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二]释服

  一方之药料,古曰服,今曰贴。"贴"字古无,止作帖。《说文》:帖,帛书署也。以木曰检,以帛曰帖。案,检即签也。以检类帖,是帖即如今招贴之谓。明帖即贴也。《文选·陆机文赋》或安帖而易。施注《公羊传》曰:帖,服也。今《公羊·僖四年传》曰卒帖。荆注:怗,服也,字从立心,疑即帖之讹。然则帖与服义同尔。贴占声,《史·平准书》各以其物,自古索隐,自隐度也。《汉书》注:各隐度其财物多少,而为名簿,送之于官也。由是推之,则医者隐度其药物多少,而为书署以予人者,宜其称帖矣。《说文》服,用也。《吕览》论威敌已服矣。注:降也。方药称服者,言其用以降服病气也。降服之服同于伏,而医方有云一伏时、三伏时者,犹言尽此一时、三时之候也。药物畏火煮烁,故谓之伏,犹秋之于夏,以金续火名,是时为三伏也。学人果能随处顾名思义,则知古人牖我者至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