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温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杨姓幼子,年四岁,于季春发生温疹。

  【病因】

  春暖时气流行,比户多有发生此病者,因受传染。

  【证候】

  周身出疹甚密,且灼热异常。闭目昏昏,时作谵语。气息迫促,其唇干裂紫黑,上多凝血。脉象数而有力。大便不实,每日溏泻两三次。

  【诊断】

  凡上焦有热之证,最忌下焦滑泻。此证上焦之热已极,而其大便又复溏泻,欲清其热,又恐其溏泻益甚,且在发疹,更虞其因溏泻毒内陷也。是以治此证者,当上清其热下止其泻,兼托疹毒外出,证候虽险,自能治愈。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滑石(一两)生石膏(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甘草(三钱)连翘(三钱)蝉蜕(钱半去土)共煎一大盅,分多次徐徐温饮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效果】

  分七八次将药服完。翌日视之其热大减,诸病皆见愈。惟不能稳睡,心中似骚扰不安,其脉象仍似有力。遂将方中滑石、石膏皆减半,煎汤送安宫牛黄丸半丸,至煎渣再服时,又送服半丸,病遂全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