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删补名医方论》之升阳益胃汤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治脾胃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干舌燥,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浙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

  【组成】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 黄耆 白芍 半夏 黄连 泽泻 陈皮 水煎服。

  【集注】吴琨曰:脾土虚弱不能制湿,故体重节痛,不能运化精微,故口干无味,中气既弱,传化失宜,故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也,洒浙恶寒,肺弱表虚也,面色不乐,阳气不伸也,是方半夏白朮,能燥湿,茯苓泽泻渗之,二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黄连疗湿热,陈皮平胃气,参耆甘草以益胃,白芍酸收用以和荣,而协羌活柴胡辛散之性,盖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

  【按】人参属补,不知君于枳朴中,即为补中泻也,羌防辈为散,不知佐于参耆中,即为补中升也,近世之医,一见羌防辈,即曰发散不可轻用,亦不审佐于何药之中,皆因读书未明,不知造化别有妙理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