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研经言[卷二]释代一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二]释代一

  古说脉代有数种。《素》宣明五气脾脉代,注:软而弱也。案软弱则气未尽畅,有乍数乍疏之意,此与《灵》邪气脏腑病形黄者,其脉代,皆谓脾之平脉。以《脉经》脾平脉长长而弱,来疏去数参之,则此所云代,实即乍数乍疏之义。盖有数有疏,则气不调匀,如相更代,故曰代,而古因谓不调之脉为代。《史记》仓公传∶和即经主病,代则络脉有过。以代对和,则代为不调可知。

  《素·三部九候》中部乍数乍疏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亦谓不调者为代。承上句乍疏乍数而言,意谓经代死,终代病。夏气在络,长夏同法,故脾以代为正,此与仓公说皆取脾平脉之代,而于非时妄见者,射其主病也。所以谓之代者,取其变更不常,如四时代更,日月代明,父子代嬗,盛衰代迁之比。《说文》:代,更也是也。代之本义,并不取乎止,第以纯软弱则或不能行,有疏数则似可得间,间者止也。不能行亦止也。故古因又谓脉之有止者为代,如经所云数动一代,五十动一代,乃“代”字之引伸义。所以引代于止者,即动以观止则见为数,即止以观动则见为数,仍是乍疏乍数之意也。然犹通指一止者为代也。至仲景而下,别代于结,始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代之专称矣。至李时珍而下,别代于促、结,始以止有常数,为代之专称矣。于此见古今号之沿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