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小棕皮头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小棕皮头为鸢尾科植物高原鸢尾的根、叶鞘纤维、叶,祛瘀,止痛,通窍,主跌打肿痛,鼻塞不通,牙痛,外伤出血,疮毒生蛆。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Xiǎo Zōnɡ Pí Tóu

  「英文名」root of Collett Iris, Collett Iris

  「别名」小棕包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高原鸢尾的根、叶鞘纤维、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collettii Hook. 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采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棕皮头,多年生草本,高10-15cm.基部有老叶鞘残留纤维。根茎短,节不明显;根簇生,膨大略成纺锤形,肉质。叶基生,多数; 叶片条形或剑形,灰绿色,花期叶长10-20cm,宽2-5mm,果期叶长20-35cm,宽1.2-1.4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互相套叠,有2-5条纵脉。花葶很短,不伸出地面,基部有鞘状叶;苞片2-4,膜质,宽披针形,内含1-2朵花;花深蓝色或蓝紫色,狭漏斗状,长6-13cm,直径1.5-2.5cm,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花被管长4-6cm;雄蕊3,长1.5-2cm,花药淡黄色,花丝白色;子房下位,3棱形,花柱分枝3,拱曲,花瓣状。蒴果三棱状卵形,长1.5-2cm,直径1.3-1.5cm,果顶具短喙;种子长圆形,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3500m的高山草地及向阳坡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通窍。主跌打肿痛;鼻塞不通;牙痛;外伤出血;疮毒生蛆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吹鼻引嚏。内服:每次0.1-0.3g,研末冲。

  「注意」内服宜慎,孕妇及体弱者禁服,服后不能再饮酒。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