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疟痢兼证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病人:年三十二岁,于季秋患疟又兼下痢。

  【病因】

  因需车孔亟,机轮坏处,须得急速收拾,忙时恒彻夜不眠,劳苦过甚,遂至下痢,继又病疟。

  【证候】

  其痢赤白参半,一昼夜十余次,下坠腹疼,其疟间日一发,寒轻热重,其脉左右皆有弦象,而左关独弦而有力。

  【诊断】

  此证之脉,左右皆弦者,病疟之脉,大抵如此。其左关独弦而有力者,其病根在肝胆也。为肝胆有外受之邪是以脉现弦象,而病疟为其所受之邪为外感之热邪,是以左关脉象弦而有力,其热下迫肠中而下痢。拟清肝胆之热,散其外感之邪,则疟痢庶可同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处方】

  生杭芍(一两)山楂片(三钱)茵陈(二钱)生麦芽(二钱)柴胡(钱半)常山(钱半酒炒)草果(钱半捣碎)黄芩(钱半)甘草(二钱)生姜(三片)煎汤一大盅,于不发疟之日晚间服之,翌晨煎渣再服一次。

  【效果】

  将药如法服后,疟痢皆愈。又为开生怀山药一两,生杭芍三钱,黄色生鸡内金一钱,俾日煎服一剂,以滋阴、培气、化瘀,连服数日以善其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