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研经言[卷二]释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二]释露

  《本草》、《灵》、《素》屡言淋露寒热,《灵枢》又以“岁露”名篇。“露”字人皆不晓。泉案:淋露即羸露,古者以为疲困之称。《左·昭元年传》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注:露,羸也。《韩非子·亡征》好罢露百姓。《风俗通义》怪神大用羸露。皆此义也。字亦肯作路,《诗·皇矣》患夷载路,笺路瘠也,侵伐混夷以瘠之。《管子·四时》不知四时之故,天下乃路是也。岁露者,谓岁气不及,虚风困之,民受虚风之邪,即被困成病,与《管子》之言正合。杨上善注《太素》,概以雾露当之,陋矣。伤寒例凡有触冒,露体中寒,正本《左传》。浅人增霜字于冒下,岂寒之为气,止霜露乎?经文必不若是挂漏也。《病源》有小儿伤食而瘦之哺露,妇人产后瘀血之恶露,皆其引申义也。(淋,古多作癃,杨注《太素》癃,淋也。而《汉书》有癃疲之病,是淋亦通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