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研经言[卷三]伏冲解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卷三]伏冲解

  《说文》冲,通道也。《玉篇》冲,交道也。脉以冲名者,取经隧四达,表里交通之义。此脉并阳明之经行身前者,应孔穴,其不应孔穴者,并足少阴之经,伏行背膂之下,始称伏冲,亦曰伏膂,名异实同。惟其伏行,故得交通前后,为四达之路。经叙虚邪中人之次,不直言冲脉,必别言伏冲者,以传邪未到伏冲之先,由孙而络而经而输,其入浅,其途一;一到伏冲,则入较深,而途不一,或由肠胃之腠而传二腑,或由肠胃之外而传膜原,路路可走,防御綦难,为泄为积,未可预卜。经意当以两歧言,不以递进言,否则既入肠胃,岂有复出而传膜原之理哉?肠胃之外,膜原之间,所部甚广,自鬲肓至脖,跨有脐之四旁,于古尺约尺许,其止者为积,其行者为绕脐痛;其不内逼于膜而传者,尚有肠胃之后膂筋一次;其内逼膜原而传者,亦尚有小肠膜原之间一次;其由支络而传者,尚有冲脉之正经,为脐上喘动应手之症。益信此一脉之四达交通矣。冲脉之外行者但称冲,则其伏行者称伏冲,理固宜然。杨注《太素》不误,王注《疟论》以为肾络之伏行膂筋者,盖谓冲脉本肾络之一也。核之上文入脊内,下文出缺盆之路,甚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