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苦竹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Kǔ Zhú Sǔn

  「别名」苦笋(《食疗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

  「性味」

  ①《纲目》:苦甘,寒。

  ②《本草求原》: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脚气。

  ①《本草拾遗》: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

  ②《食疗本草》:主逆气。

  ③《食医心镜》:理心烦闷,益气力,止渴,主消渴,利水道,下气,理风热,脚气,蒸煮食之。

  ④汪颖《食物木草》:治出汗,中风失音。

  ⑤《纲目》:干者烧研入盐,擦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或煮食。

  「注意」《品汇精要》:动气发癥,不可多食。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