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阴头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阴头痈之病名见于《外科证治全书》:“阴头紫肿疼痛,名阴头痈。”又名龟头痈。

  阴头痈是因肝经湿热郁火结聚龟头所致。以阴茎龟头紫肿、疼痛、化脓、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龟头炎。

  [诊断依据]

  1.初起龟头紫暗或暗红、肿胀、灼热、疼痛。继则龟头糜烂,甚则化脓溃烂。

  2.病重者可波及包皮,引起包皮红肿。

  3.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等症。

  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鉴别诊断]

  1.下疳:多有不洁性交史,初起龟头出现小红斑,渐变为隆起之硬结,不痛不溃破,其分泌物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或龟头出现脓疱,溃后形成溃疡,溃疡面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易出血,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杜克雷嗜血杆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花柳毒淋:有不洁性交史,虽可见龟头肿痛糜烂,但以排尿困难、淋漓涩痛为主,有黄绿色分泌物由尿道口溢出,尿道分泌物中可查到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

  3.药疹:有的可表现为龟头红肿痒痛,但有过敏药物之病史可查。

  [辨证论治]

  1.初期:龟头紫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2.成脓期:龟头肿胀明显,灼热,鸡啄样疼痛,局部按之应指,发热恶寒,口渴饮冷,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托毒排脓

  3.溃脓期:龟头溃流少许黄白脓液,肿胀渐消,疼痛渐减,或溃疡面潮红渗液,口干,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扶正托毒。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