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医学源流论》治病不必顾忌论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凡病人或体虚而患实邪,或旧有他病与新病相反,或一人兼患二病。其因又相反,或内外上下各有所病,医者踌躇束手,不敢下药,此乃不知古人制方之道者也。古人用药,惟病是求,药所以制病,有一病则有一药以制之。其人有是病,则其药专至于病所而驱其邪,决不反至无病之处以为祸也。若留其病不使去,虽强壮之人,迁延日久,亦必精神耗竭而死,此理甚易明也。如怯弱之人,本无攻伐之理,若或伤寒而邪入阳明,则仍用硝黄下药,邪去而精气自复;如或怀妊之妇,忽患症瘕,必用桃仁、大黄以下其瘕,瘀去而胎自安;或老年及久病之人,或宜发散,或宜攻伐,皆不可因其血气之衰而兼用补益。如伤寒之后食复、女劳复,仲景皆治其食,清其火,并不因病后而用温补。惟视病之所在而攻之,中病即止,不复有所顾虑。故天下无棘手之病,惟不能中病,或偏或误或太过,则不病之处亦伤,而人危矣。俗所谓有病病当之,此历古相传之法也。故医者当疑难之际,多所顾忌,不敢对症用药者,皆视病不明,办症不的,审方不真,不日古圣之精义者也。

  《医学源流论》目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