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凤仙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凤仙根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Fènɡ X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布」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根含矢车菊素甙(Cyanidinmono一glyc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2.《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3.《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4.《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