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二叶舞鹤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二叶舞鹤草为百合科植物二叶舞鹤草的全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疮痈肿痛。

  「出处」出自《甘肃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èr Yè Wǔ Hè Cǎo

  「英文名」All grass of Twoleaf Beadruby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二叶舞鹤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ianthemum bifolium (L.)F.W. Schmidt[Convallaria bifolia L.]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壤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叶舞鹤草,多年生草本,高8-15cm.根茎横走,有节,下部生须根,上部残留叶柄和鳞叶腐烂后的纤维;当年生鳞片2片,包于茎基,膜质,有紫斑。茎有条棱,光滑,绿色,通常下部具暗紫色斑点。叶通常2片,在茎顶互生;叶柄长5-10cm;叶片常微呈肉质,三角心形,长2-5cm,宽1.5-4cm,有的可达6cm,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毛;叶脉多条,平行弧曲,纤细有分枝。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被片4,中脉明显;雄蕊4,着生花被片基部并与之对生;子房上位,几无花柱,柱头略呈头状。蒴果球形,红色,直径3-6mm.种子卵圆形,种皮黄色,有颗粒状皱纹。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山地林下潮湿腐殖质土壤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化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根含6种皂甙(A、A1、B、B1、C、和D),其A、A1、B、B1属呋甾醇类皂甙,C、D属螺甾醇类皂甙,新近鉴定1种螺甾醇皂甙其结构为:3-O[(2-O-β-吡喃木糖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β-吡喃葡萄糖基(1→4)-吡喃葡萄糖基(1→4)-β-吡喃半乳糖基]-(25R)-螺甾-5-烯-3-β-醇-12酮

  「性味」酸;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附方」1.治外伤出血:二叶舞鹤草研末外敷。(《甘肃中草药手册》)2.治吐血:二叶舞鹤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3.治月经过多:二叶舞鹤草五钱,地榆炭四钱,茜草三钱,旱莲草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甘肃中草药手册》: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用于吐血,尿血,月经过多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