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克隆
自克隆绵羊成功以来,人们对于克隆人的议论越来越多。实际上,现在社会舆论对克隆人的主要争议,早在20多年前就已提出来了。1978年,科幻小说《人的复制》(TheCloningofaMan)一书轰动一时,该书即归纳了体细胞核提供者、卵提供者、妊娠分娩者及胎儿之间的伦理、法律地位等诸多问题,也涉及了许多技术问题。
现实的克隆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真的大量克隆某些个体,必然损害人类多态性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那些基因优秀的个体,其基因是否真的优秀还很难说。况且,一个杰出的人物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环境,即后天。就人类进化而言,大量地克隆某些个体,哪怕是“优秀基因型”的个体,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克隆人并不一定会影响人类进化,例如某个人只想克隆自己,以求延续生命;或者一对恩爱夫妇愿分别克隆自己,并希望克隆人彼此相爱,实现世世代代愿为夫妻的梦想(当然,被克隆出来的一对男女是否真能相爱却不一定)。不过,目前克隆人还有许多技术问题,尤其是克隆个体是否会早衰和短寿等问题仍未解决。虽然公众舆论及各国政府都对克隆人基本上持反对态度,但人的克隆也和其他许多新技术一样,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世界范围的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一致的、正确的认识。
至于组织、器官的克隆,即用转入人的某个基因的动物组织和器官,或用成人干细胞及移入患者细胞核的胚胎干细胞人工培育而成的组织和器官,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虽然目前尚有争论,特别是伦理学方面的争论,不过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家与公众舆论是支持这方面研究的。我国上海、北京等地亦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由于组织、器官的克隆并不影响受治疗者后代的遗传性,对人类进化并无更多的影响,除非受治疗者本人是遗传病患者并因治疗而繁育了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