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手口足病的诊断原则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手口足病的诊断原则

  诊断依据

  ①好发于夏秋季节。

  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可见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并发脑膜脑炎时,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多,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可见异常。

  病毒分离:采集患者发病初期咽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或乳鼠分离病毒,阳性率可达50%.疱疹液分离到肠道病毒可作为手足口病的确诊依据。标本经脑内、腹腔或皮下、肌肉接种出生后24-48小时乳鼠,于感染后2-10天出现后肢麻痹、掌心朝上翻。被视为Cox A组病毒感染的特征。

  血清学试验:采集病人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以ELISA、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测抗体,恢复期血清抗体有4或4倍以上升高者,有诊断意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