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水、电解质平衡与临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人体的体液主要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组成,细胞外液又可分血浆、组织间液和淋巴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含有各自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血浆和组织间液在功能上,可以认为是一个体系,所含的阳离子主要有Na+、K+、Ca2+、Mg2+等,Na+是主要的阳离子。阴离子有HCO3-、Ci-、HPO42-、SO42-、及有机酸和蛋白质,Ci-是主要的阴离子;血浆和组织间液所含的电解质在性质上和数量上大致相等,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组织间液所含的蛋白质只有0.05-0.35%左右。这是由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膜进入组织间液所致。

  细胞内液所含的电解质与细胞外液不同,阳离子有Na+、K+、Ca2+、Mg2+.K+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而Na+远较细胞外液低;细胞内液的阴离子为HCO3-、Ci-、HPO42-、SO42-和蛋白质,HPO42-、和蛋白质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各体液所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相等,保持着电中性。任何一种阳(或阴)离子的浓度改变,阴(或阳)离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面简要叙述Na+、K+、Ci-、Ca2+、Mg2+的临床意义。

  1、钠 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人体内的总钠量为60?100g.其中50%存在于细胞外液,40%存在于骨骼中,约10%以下在细胞内液中。细胞内、外钠都可以交换。血清钠多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并具有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应激性的作用。钠盐约95%经肾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从食物所摄取的钠远远超过生理需要量,一般不会缺乏,多余者随尿液排出。

  钠的参考值为,血清钠:135?145mmol/L.尿钠:130?260mmol/24h尿。

  (1)血清钠升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严重脱水或过多地输入含钠盐的液体等;(2)血清钠降低,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尿崩症、或过多使用利尿剂使机体失钠过多等。

  (3)尿钠升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失钠性肾炎如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多囊肾等;(4)尿钠降低:长期禁钠盐或低钠饮食等。

  2、钾 是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比细胞外多25-30倍。钾除组成细胞浆,维持血液的电中性和渗透压外,尚和细胞的正常代谢,包括能量代谢、细胞生长、酶的效应和糖原合成密切相关。同时细胞内外钾浓度的改变影响到神经的传导和肌肉的收缩,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或抑制等。

  钾的参考值为,血清钾:3.5?5.5mmol/L.尿钾:25?100mmol/24h尿。

  (1)血清钾升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肠梗阻、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溶血、烧伤、静脉补钾过多等。

  (2)血清钾降低: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增多症、严重腹泻呕吐,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未能及时补充钾以及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和胰岛素等。

  (3)尿钾升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等。

  (4)尿钾降低: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选择性醛固酮缺乏症等。

  3、氯化物 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食盐,经肠道吸收入血液,经肾随尿液排出体外。氯离子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但细胞内含量仅为细胞外的一半,是血浆内主要的阴离子。其主要功能有: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渗透压及水电平衡、参与胃液中胃酸的生成。血浆中的氯化物主要是氯化钠,而红细胞内氯化物以氯化钾为主。

  氯化物的参考值为,血清氯化物:95?106mmol/L.尿氯化物:140?250mmol/24h尿。

  脑脊液氯化物:95?130mmol/L.(1)血清氯化物升高: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及尿道、输尿管梗阻或心力衰竭时,肾排泄氯化物减少,使血清氯化物升高;(2)血清氯化物降低:严重的呕吐、腹泻或胃肠造瘘时,和排尿液过多而丢失大量氯化物等;(3)脑脊液氯化物:病毒性脑炎,氯化物正常;流脑、化脑、结脑患者脑脊液氯化物减低。

  4、钙和无机磷 体内的矿物质以钙和磷最多,钙约占体重的1.5-2.2%,总量为700-1400克;磷约占体重的0.8-1.2%,总量为400-800克;体内的钙约99%、磷约85%储存于骨胳内,体液与软组织中,含量甚少,但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钙、磷除作为骨胳和牙齿的成分外,且为多种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钙还参予血液的凝固过程,且和心肌、骨胳肌的活动腺体的分泌及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

  (1)钙的参考值为,血清总钙:2.25?2.58mmol/L,血清离子钙:1.10?1.34mmol/L;尿钙:2.5?7.5mmol/24h尿。

  ①血钙增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或使用大量VitD治疗等。

  ②血钙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VitD缺乏症、钙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症、肾脏疾病、尿毒症等。

  (2)磷的参考值为,成人血清无机磷:0.97-1.62mmol/L,儿童血清无机磷:1.29-1.94mmol/L.成人尿液无机磷:16-42mmol/24h尿,儿童尿液无机磷:16-48mmol/24h尿。

  ①血磷增高:甲状旁腺功能低下、VitD过量、肾功能不全等。

  ②血磷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或软骨病、吸收不良和长期腹泻等。

  5、镁 镁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内,为人体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之一。成人体内镁的总量为21-28克,仅次于钾和磷。其分布与钾相似,约有4/5存在于骨胳和肌肉内,细胞外液镁的浓度约为体内镁离子总量的1%.镁的参考值为,血清镁:0.6-1.1mmol/L,尿液镁:3-5mmol/24h尿(1)血清镁增高: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艾迪生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2)血清镁降低: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腹泻、呕吐、酒精中毒、长期禁食和长期使用利尿剂等。(医学教育网搜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