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可分三大类:
1.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药
2.黏膜保护药
3.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药
一.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药
1.抗酸药:弱碱性物质中和胃酸
如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
2.H2受体阻断药详见第二十九章
3.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作用]:酸性环境中转变为有活性的次磺酸和亚磺酰胺,后者不可逆的抑制H+功能,直至新的酶合成。可使胃酸分泌量降低95%以上,但不影响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分泌。
[应用]:1.胃、十二指肠溃疡2.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3.反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应:长期抑制胃酸分泌,可致胃内细菌滋长。
M胆碱受体阻断药:哌伦西平(pirenzepine)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proglumide)
二。黏膜保护药
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
对阿司匹林类药物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因可引起子宫收缩,孕妇禁用。
硫糖铝(sulcrafate)
枸橼酸铋钾
[作用机制]:
1.胃液pH条件下能形成胶体沉着于溃疡面,形成保护屏障。
2.与胃蛋白酶结合而降低其活性。
3.促进黏液分泌
4.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牛奶、抗酸药干扰其作用
三。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临床常以阿莫仙、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红霉素、甲硝唑等2~3种合用。(医学教育网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