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微生物学 > 正文

产气荚膜梭菌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厌氧,有荚膜无鞭毛。芽胞在菌体次极端椭圆形,但很少形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皿上形成双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形成“汹涌发酵”。

  2.致病物质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4种主要毒素中,α毒素(卵磷脂酶)毒性最强,各菌型均能产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此外,很多A型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3.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

  4.防治原则

  及时处理伤口,清创、扩创、局部使用H2O2冲洗,对所有有器械和敷料严格消毒灭菌。必要时截肢以防止病变扩散。可使用高压氧舱治疗。由于气性坏疽病原菌种类较多,产生的毒素型别也较多,抗原复杂,故无相应的类毒素和抗毒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