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与染色
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两端平切,常呈竹节状长链,在体内可形成荚膜,在有氧条件下可形成芽胞,革兰染色阳性。
2.抵抗力
由于本菌能产生芽胞,故抵抗力很强。煮沸10分钟或140℃于热3小时才能杀死芽胞细菌,芽胞在干燥土壤或皮毛中能存活数年至数十年。
芽胞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很强,但对碘及氧化剂敏感,1:2500碘液10分钟,3%H2O21小时,0.5%过氧乙酸10分钟即可杀死。
3.所致疾病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是绵羊、牛等食草动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也可传给人和食肉动物。致病物质为荚膜和炭疽毒素。
(1)皮肤炭疽: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皮毛等患皮肤炭疽;
(2)肠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病畜奶或被污染的食物引起肠炭疽;
(3)肺炭疽: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胞的尘埃可发生肺炭疽。
各型可并发败血症,常引起急性出血性脑膜炎死亡。感染炭疽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防治原则
炭疽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场的卫生防护上。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焚毁或深埋2m以下。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特异性预防用炭疽减毒活疫苗,皮上划痕接种,免疫力可持续1年。接种对象是疫区皮革、毛纺工人、牧民、屠宰牲畜人员、兽医等治疗以毒霉素药物首选,也可选用其他广谱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