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化学感受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化学感受器是指其适宜刺激是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参与呼吸调节的化学感受器因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

  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动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冲动经寞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环的变化。其中,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而主动脉体在循环调节方面较为重要。

  2.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有一个不同于呼吸中枢但可影响呼吸的化学感受器,称为中枢化学感受器,以别于外周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左右对称,可以分为头、中、尾三个区。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的H+.其有效刺激不是CO2本身,而是CO2所引起的[H+]的增加。在体内,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使化学感受器周围液体中的[H+]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可是,脑脊液中碳酸酐酶含量很少,CO2与水的水合反应很慢,所以对CO2的反应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血液中的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血液pH的变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作用不大,也较缓慢。

  中枢化学感受器与外周化学感受器不同,它不感受缺O2的刺激,但对CO2的敏感性比外周的高,反应潜伏期较长。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可能是调节脑脊液的[H+],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稳定的pH环境,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主要是在机体低O2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