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理化特性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均为低分子量(<30kD)多肽或糖蛋白。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如IL-10、IL-12、M-CSF、TGF-β等以双体形式存在,TNF为三聚体。

  2.产生和分泌特点

  (1)多细胞来源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不同细胞因子。

  (2)自分泌或旁分泌

  细胞因子通常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的细胞本身,即在局部起作用。少数细胞因子如TGF-β、IL-1和M-CSF在高剂量时也可通过内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远处细胞。

  (3)瞬时性

  细胞内无细胞因子前体储存,接受刺激后从激活基因开始至合成、分泌,刺激结束后细胞因子的产生随即停止。

  (4)多数细胞因子由抗原或丝裂原激活的细胞产生,静止的细胞一般不产生细胞因子。

  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点

  细胞因子受体可分为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胞内区。根据细胞因子受体三个区域c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结构特征,可将细胞因子受体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庭(IGSF)、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庭和趋化细胞因子受体。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是细胞因子受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通常包括一个特异性配体结合链和一个信号转导链。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胞因子受体共用链所决定。目前已知,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胞因子受体共用链所决定目前已知细胞因子共用链主要有gp130、GM-CSFRβ链和IL-2Rγ链。gp130/LIFR为IL-6R、IL-11R、OSMR、LIFR、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所共用;GM-CSFRβ或KH97(人)/AIC28(小鼠)为IL-3R、IL-5R、GM-CSFR所共用;IL-2受体γ链(γc)为IL-2R、IL-4R、IL-7R、IL-9R和IL-13R共用。

  4.作用特点

  (1)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而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也不受MHC限制。

  (3)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只需极少量就能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即具有高效性。

  (4)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作用,产生多种不同的生物不效应,即具有多效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也可对同一种靶细胞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即具有重叠效应。

  (5)细胞因子间可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组成细胞因子网络。表现为相互诱生、功能叠加、协同或拮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