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肺容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肺容量是基本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

  1.深吸气量

  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人的气量为深吸气量,它是潮气量和补吸气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示。胸廓、胸膜、肺组织和呼吸机等的病变,可使深吸气量减少而降低最大通气潜力。

  2.功能余气量

  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为功能余气量,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ml,肺气肿患者的功能余气量增加,肺实质性病变时减少。功能余气量的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和二氧化碳分压(PO2和PCO2)的过度变化。由于功能余气量的稀释作用,吸气时,肺内PO2,不致突然升得太高,PCO2,不致降得太低;呼气时,肺内PO2,则不会降得太低,PCO2不致升得太高。这样,肺泡气和动脉血液的PO2和PCO2,就不会随呼吸而发生大幅度的波动,以利于气体交换。

  3.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作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肺活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身材大小、性别、年龄、体位及呼吸机强弱等有关。正常成年男性平均为3500ml,女性为2500ml.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因此,提出时间肺活量的概念,用来反映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为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测定时,让受试者先作一次深吸气,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同时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第1、2、3秒的时间肺活量。正常人分别为83%、96%和99%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4.肺总量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为肺总量,是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其值因性别、年龄、身材、运动锻炼和体位而异。成年男性平均为5000ml,女性为3500ml.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