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补体系统经典(传统)途径的激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以抗原-抗体复合特为主要激活物,从C1活化开始,引发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激活途径为经典激活途径。

  1.识别阶段

  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因其构型改变而使CH2/CH3补体C1q结合点暴露。C1是由一个C1q分子,两个Clr分子和两个Cls分子借Ca2+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复合物。Clq由六个相同的花蕾状亚单位组成,各亚单位氨基端聚合成束状,羧基端为球形结构,呈放射状排列,是与Ig补体结合点结合的部位。当C1大分子中的C1q通过两个球形亚单位与Ig暴露的补体结合点"桥联"结合时,即可激发C1活化。通常一个IgM分子与抗原结合后即可激活C1;而与抗原结合的IgG分子则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紧密相邻(<700nm=的分子与C1q分子"桥联"结合,才能使C1活化。活化C1中的C1S具有酯酶活性可使相应的底物C4、C2裂解。

  2.活化阶段

  在Mg2+存在条件下,C1(Cls)首先将C4裂解为两个片段,其中小分子C4a游离于液相中,具有较弱的过敏毒素活性;大分子C4b能以其非稳定结合部位与邻近的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共价结合,形成固相C4b.C2也是Cls作用的底物之一,但在液相中不能被Cls酶解。C2对固相C4b有较高亲和力,能与之结合形成C4bC2复合物,然后被Cls酶裂解为两个片段,其中小分子C2a释放于液相中,具有激肽样作用;大分子C2b与固相C4b结合形成C4b2b复合物,此即经典途径C3转化酶。C3转化酶作用底物C3,使之裂解为两个片段,小分子C3a游离于液相中,具有过敏素活性和趋化作用。大分子C3b通过其非稳定结合部位能与固相C4b2b结合形成C4b2b3b复合物,此即经典途径C5转化酶。

  3.膜攻击阶段

  在C5转化酶作用下,C5裂解为两个片段,其中小分子C5a游离于液相中,具有过敏毒素活性和趋化作用;大分子C5b在液相中与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该复合物可通过C7暴露的疏水基因嵌入细胞膜疏水脂质层中,进而与C8结合,并使之插入细胞膜中,此时细胞膜出现轻微损伤。在此基础上,使若干C9分子聚合,并与C8结合形成C5b6789复合和的,从而在细胞膜上形成一个贯通内外的"管道"结构棗膜攻击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