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职业卫生与中毒 > 正文

臭氧引起的中毒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臭氧为浅兰色的气体或兰色液体,浓度低于2ppm时可闻到令人愉快的特有的气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强氧化剂,不稳定。溶液遇振动、热源、明火或浓溶液与强还原剂反应会发生爆炸。杀菌迅速,无残留。

  使用方法和范围:熏蒸消毒,用于空气、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生活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消毒。

  安全使用:高浓度臭氧对人有毒,大气允许浓度为0.2mg/m3,工作场所允许浓度1.0mg/m3

  毒性:臭氧对上、下呼吸道刺激性很强,在0.01~0.05ppm时,其特征性气味很易识别。臭氧对呼吸系统毒性比氮氧化合物大10~15倍。从动物实验得出0.3ppm是臭氧毒性表现的起点。此外,臭氧还有类离子辐射作用,可引起染色体结构的损伤。

  中毒表现:

  吸入臭氧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睡眠障碍等。重者吸入臭氧后数小时可逐渐出现肺水肿。对眼睛有刺激,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治疗及处理方法:

  如果吸入大量臭氧,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如出现呼吸困难,可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出现肺损伤,应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阿斯匹林和盐酸异丙嗪联合使用可能防止肺水肿形成;眼睛有症状时,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应去就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